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核医学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核医学前沿技术与转化医学论坛—精准诊疗·跨界融合顺利召开
     来源: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5-03-21 浏览次数:182次

       当精准医学的曙光穿透生命迷雾,当科技利剑直指肿瘤顽疾,一场汇聚智慧与使命的学术盛典翩然而至。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推动核医学前沿技术的研发与临床应用转化,2025年3月15日,由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核医学专委会、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承办的“临床核医学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核医学前沿技术与转化医学论坛——精准诊疗·跨界融合”在重庆银鑫世纪酒店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总结分子影像、靶向诊疗等领域的年度成果,彰显核医学以科技之力践行肿瘤精准防治的“生命至上”理念。作为肿瘤诊疗的“侦察兵”,核医学坚持“让每束粒子成为希望坐标”的使命,汇聚全国各地百余位专家,共绘精准医疗发展蓝图。

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核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晓良 主持

       他首先对远道而来拨冗莅临的外地专家及重庆地区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他表示,本次论坛的召开,得益于各位专家及与会嘉宾的鼎力襄助与积极参与,展现了业界同仁对临床核医学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他强调,202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十四五”规划成果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核医学专委会在协会正确领导和院党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医院核心文化为引领,统筹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实干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为推动重庆及西部地区核医学医疗卫生事业创新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部部长黄渐青 致辞

       他强调,本次大会以“精准诊疗·跨界融合”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通过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深化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希望全体与会代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聚焦核医学核心技术攻关,凝聚发展共识,开辟转化路径。


重庆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委黄定德 致辞

       他指出,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核医学领域利好政策密集出台,行业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如何全面提升业务能力、优化临床服务水平,已成为核医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次会议精心策划基础科研、临床实践与前沿发展三大专题,通过多学科跨界融合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既为重庆核医学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契机,也将有力推动全行业协同创新发展。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委、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教研室主任、分子靶向诊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委李方 致辞

       他表示,随着分子影像技术、放射性靶向治疗、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核医学已成为肿瘤诊疗、神经系统疾病防治等重大民生工程的关键支撑。重庆作为西部医学高地,始终坚持以科学创新引领核医学发展,其中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在徐波院长的带领下,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构建了精准诊疗体系,并在放射性药物研发、高端核医学装备国产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以李少林教授为代表的资深专家团队持续深耕,为学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本次会议紧扣“精准诊疗”主题,聚焦核医学装备技术创新、多学科交叉融合、临床转化应用等热点领域,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医疗科技协同发展的实践行动。相信会议的召开必将有力提升西部地区肿瘤防治水平,为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注入新动能。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波 致辞

       他强调,本次"精准诊疗·跨界融合"主题会议是深化医学科研创新、践行多学科协同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专家学者的跨界交流研讨将激发创新思路,凝聚协作共识。他指出,核医学技术革新与临床应用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抓手,对提升肿瘤精准诊疗水平、服务群众健康需求具有重大意义。他表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目标,着力打造核医学优势学科集群,配备尖端诊疗设备,并将在新院区持续拓展优质医疗服务供给。他希望,与会人员深入交流互鉴,推动核医学前沿成果向临床治疗实践高效转化,助力科研能力提升与创新成果落地,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学术报告环节

国家核医学质控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院霍力教授作《核医学在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报告


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一所副所长张劲松教授作《精准医疗新引擎—医用同位素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报告


清华大学医工交叉研究员副院长刘亚强教授作《SPECT/CT技术新进展》报告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跃教授作《核医学诊疗一体化临床转化进展》报告


四川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刘宁教授作《医用α核素的加速器制备及药物的研发》报告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主任程震教授作《放射性药物创新发展》报告


北京大学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主任王凡教授作《核医学分子影像引导下的肿瘤精准诊治》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张俊波教授作《新型SPECT肿瘤分子探针的创制和临床转化》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程登峰教授作《浅谈放射性药物研发》报告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邴志桐教授作《人工智能赋能放射性药物研发:新型核素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耿建华教授作《核医学放射防护标准解读》报告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浩教授作《脑肿瘤PET分子影像的临床应用》报告


       主持及点评环节,中国核医学资深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陈盛祖教授、中国核医学资深专家、重庆医科大学李少林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李春林教授、南京全景医学诊断中心马云川教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姚稚明副主委、山东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李昕主委、福建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缪蔚冰主委、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肖红主任、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庞华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党委副书记程刚教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王毅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蔡亮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青教授等省内外专家,凭借渊博的学识与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对报告内容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剖析。他们精准提炼科研成果的核心价值,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为听众奉献了深刻睿智的学术指导。


核医学住培医师文献分享比赛

       组织专家:重庆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系主任彭志平教授

       主持专家: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刘颖教授

                       云阳县人民医院刘伟教授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刘徽婷教授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冉永旺教授

       指导专家:重医附一院敬兴果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张松教授

                       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张吉生教授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华俊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郑磊教授 等

                       以及部分规培基地教学骨干

       参赛单位: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经过8位选手精彩的演讲,通过文献研读与观点交锋,深化住培医师对前沿理论的理解,培养循证医学思维与科研转化能力,实现从"知识积累"到"临床创新"的跨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庞华教授为此次核医学住培医师文献分享比赛进行总结和颁奖。


       本次比赛秉持“以赛促学,以学为用”理念,着力实现三个提升突破:一是搭建能力展示平台,强化住培医师临床科研复合能力;二是突破传统单向教学模式,构建"学习-实践-反思"良性循环机制;三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医学领域培育既有扎实临床功底又具创新科研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活动通过创新继续医学教育实践路径,有效助推学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对完善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核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晓良教授作大会总结时指出,本次年会立足“产学研”协同发展理念,取得三大突破性进展:一是聚焦基础研究、分子探针研发和临床转化医学三大领域,创新构建跨界人才培养体系。二是纵深推进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技术融合应用,健全完善临床实践驱动的研究质量提升机制。三是创新设立核医学住培医师文献研读竞赛平台,有效促进科研思维与临床能力双向转化。会议成功构建多维度学术交流平台,深化核医学多学科交叉协作,贯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全链条通道,依托大会蓄积的创新势能,持续赋能精准医疗高质量发展,为西部大健康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