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越分越细,患者看病“一头雾水”不知道挂哪个科,看个病往往要跑好几个科室……这些是不少患者到医院就诊面临的难题。
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去年来,三峡医院以改革为抓手,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打破传统学科划分和专业设置壁垒,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在“破”与“立”之间打造了甲状腺中心、乳腺中心、胃病中心、肠道中心、创伤中心、皮肤整形美容中心、慢性疼痛中心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一站式”诊疗让患者少走弯路
“现在要做手术,直接在甲状腺中心门诊就全部办好了。”甘先生的儿子,谈到不久前的就医过程,他感觉很方便。
据介绍,此前,甘先生因感觉头晕、乏力、日渐消瘦来到医院甲状腺中心门诊就诊。
“入院后进一步检查考虑合并甲状腺肿瘤,恶性可能性大。中心内讨论后,由内科组转入外科组。6月26日,我们为患者利用机器人为患者进行了切除手术,经过检验,左侧甲状腺为恶性肿瘤。”甲状腺中心副主任邓峰坦言,在以前,这种情况需要由内科转到外科才能手术,现在不需要转科,床都不需要转,直接在中心由内外科医生联合开展治疗,缩短了患者的诊疗时间。
这是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甲状腺中心多学科专家携手,为保护患者颈部生命“腺”,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的真实写照。
“甲状腺功能障碍引发的疾病多种多样,往往涉及不止一个科学,其治疗也需要多个科室协同。”据邓峰介绍,过去,得了甲状腺疾病,患者往往苦恼该看哪个科?内分泌科、普外科、核医学科,哪个科室更适合?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一站式”诊疗中心,为患者进行综合评估,让其能够得到更优化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作为全院首个内外科融合发展的科室,中心成立之初,内科医生如何应对外科手术病人的术后处理,外科医生如何诊断处理内科疾病、内外科护士如何处理复杂疾病护理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何真正打破学科壁垒,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为甲状腺中心的带头人,邓峰给出了答案。
据介绍,中心带头人带领团队转变思想,树立内外科融合协同发展的理念,通过统一管理、集中学习、每日交班分享、病例讨论等方式,让内外科护理人员结成对子相互学习,不断丰富知识体系。如今,不仅内科医生处理术后疼痛、发热等得心应手,外科医生能熟练诊治糖尿病、甲亢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内外科护士也都成长为“多面手”。
如今,中心“一站式”省心、精准、优质的诊疗服务,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让渝东北片区越来越多的甲状腺患者选择留在本地或就近治疗。
邓峰介绍,下一步,中心将在门诊诊室配备彩超、甲状腺穿刺室,让患者少跑路,与病理科建立快速通道,争取一天内完成穿刺细胞学,分子生物学诊断,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对甲亢、甲状腺炎患者联合中医、核医学、心理、病理等学科进行深入研究,更好的服务库区甲状腺疾病患者。
“1+N”学科群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添翼
甲状腺中心的平稳有序发展,为医院探索专病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
去年来,医院按照临床专科发展规划和重点建设方向,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探索打破原有的医学学科和诊疗科目壁垒,以优势学科和(或)重点扶持学科为主体、相关学科共同参与的“1+N”学科群为基础,全面梳理诊疗所需的医务人员组成、设备设施条件、医疗技术和药品器械等要素需求并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临床专科内多学科联合诊疗的优势,组建了甲状腺中心、乳腺中心、胃病中心、肠道中心等。
疑难杂症往往不是靠一位医生、一个科室就能诊断、治疗的,在医学飞速发展、医生越来越专科化的今天,1+N学科群模式无疑成为帮助患者寻求适宜诊疗方案的更优解。
这些专病中心的成立,让相关学科在空间设置上更多聚到一起,解决了患者不知道挂哪个科的入口难题,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缩短了患者在单科排队、重复挂号、缴费等事务上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就医效率。
经多学科专家的综合诊断和治疗意见后,患者可享受到最大程度的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为疑难病、罕见病患者提供“1+1>2”的高质量诊疗服务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诊疗费用,为病患减轻负担。
下一步,医院将持续探索“1+N”学科群模式,组建相关重大疾病(领域)临床专病中心,充分发挥临床专病中心内多学科联合诊疗的优势,建设成为相关重大疾病诊疗领域的优势专科或特色专科,更好的为辖区乃至渝东北片区的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