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窗 | “灵眸”多模态病理大模型发布 开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智能病理新篇章
     来源: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5-03-28 浏览次数:47次

       2025年3月26日下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杭州医策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发布诊疗级多模态病理大模型——“灵眸”。


       “灵眸”以高质量数据为基,打造诊疗级多模态病理大模型,有着多器官精准诊断,全面感知病理特征;贴合临床推理路径,赋能专业问答;可轻量级私有化部署,适配多种使用场景等几大核心优势,助力肿瘤多学科协作(MDT)会诊,推动病理学从单一诊断向精准医疗跃升。


多模态病理大模型启动仪式

       徐波院长代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杭州医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晓梅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重庆市卫健委科教处处长谢春鹰、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吴瑶熙、重庆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王亚洲、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蔡文立教授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此次合作不仅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也充分发挥了医院在临床资源上的优势及技术创新能力,未来将与企业携手进一步在病理诊断+AI的发展方向上深入探索。




多模态病理大模型推介展示

       在发布会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智能肿瘤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文立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姜青明深入解析了“灵眸”的核心技术及应用价值,并现场演示其在肿瘤病理分析、科研教学辅助、智能化工作流程优化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灵眸”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智能肿瘤学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和杭州医策科技有限公司组成的AI大模型联合研究团队共同研发。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其专业级病理知识库。研发团队整合近十年高影响力医学文献、36种国际权威病理期刊及百余本经典教材,构建覆盖普通病理学与肿瘤病理学的知识体系,并依托超100万例涵盖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的高质量病理图像资源,形成亿级图像块三元组语料库,为模型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 

       在实际应用中,“灵眸”展现出三大突破性优势:其一是精准诊疗能力,模型可识别胃、结直肠、乳腺等九大器官的57种肿瘤亚型,不仅能判别癌变、分割病灶区域,还可进行蛋白表达预测与肿瘤量化分析;其二是透明化推理机制,通过独创的病理思维链框架(Pathology Chain-of-Thought),完整还原医生临床诊断路径,例如在三阴性乳腺癌案例中,模型从染色质量评估、形态特征识别到免疫组化证据分析,逐步输出可追溯的诊断结论;其三是灵活部署能力,尽管原始模型参数高达6700亿,但通过知识蒸馏等技术优化,已实现轻量级GPU服务器私有化部署,在保障医院数据安全的同时降低应用门槛。


       此次大模型的发布,标志着AI技术在病理诊断、科研创新及临床决策中的深度应用,是从大模型到多智能体,迈向精准医疗的重要一环,助力病理学向智能化、精准化发展。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