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由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承办,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肿瘤罕见病疑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罕见、疑难肿瘤占每年诊断所有癌症的20%。由于临床表现和生物学的巨大差异,罕见肿瘤治疗方案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存在很大差异。罕见肿瘤如腱鞘巨细胞瘤、硬纤维瘤、神经内分泌肿瘤不同亚型、胃肠道间质瘤、晚期肾细胞癌、甲状腺未分化癌等,还包括了部分肿瘤的罕见分型如:肺恶性肿瘤中的肺肉瘤癌、非浸润性黏液腺癌;肝恶性肿瘤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纤维板层肝癌;肉瘤中的尤文氏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胃恶性肿瘤中的肝样腺癌等,以及常见肿瘤的罕见突变(EGFR 20ins突变、ALK突变、Kras突变、ROS1突变、MET Exon14突变、MET扩增、RET融合、NTRK融合、MEK突变、BRAF突变、HER-2突变等)。同时目前还存在一些没有得到规范诊疗的肿瘤疑难病患者,以及经过多次、多线程治疗但效果不佳的疑难肿瘤患者,这些患者面临诊断困难、复杂检测结果难以解读、后续治疗手段有限等各方面问题,因此治疗一直落后于常见肿瘤。
多知道点
近年来,新技术和肿瘤精准治疗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肿瘤罕见病疑难病诊治的光明未来。但目前仍存在罕见肿瘤治疗水平参差不齐,对肿瘤罕见病疑难病的相关知识欠缺,存在治疗不规范、选择治疗不合理的现象。有必要搭建一个肿瘤罕见病疑难病诊疗从业人员培训、交流和协作的平台,逐步实现罕见肿瘤患者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管理的目标。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肿瘤罕见病疑难病专委会的成立将依托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网一链”肿瘤防治共同体及重庆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致力于实现我市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罕见肿瘤、罕见突变、常见肿瘤罕见分型、疗效不佳的疑难肿瘤及疑难不良反应患者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的目标,通过学术交流、专业培训、学科协作等方式,为西南地区的医务工作者搭建一个肿瘤罕见病疑难病诊疗培训、交流和协作的平台,推进肿瘤罕见病疑难病治疗领域的基础科研、临床试验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